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景区门票 景区门票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_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有哪些

佚名 2024-05-10 人已围观

简介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_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有哪些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1.观光小火车的主题公园的提出和设计2.儿童公园老年公园的规划设计与一般公园有何区别3.公园规划的分区怎么分吗?4.森林公园规划、森林公园策划、森林公园设计怎样有特色?5.园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_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有哪些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1.观光小火车的主题公园的提出和设计

2.儿童公园老年公园的规划设计与一般公园有何区别

3.公园规划的分区怎么分吗?

4.森林公园规划、森林公园策划、森林公园设计怎样有特色?

5.园林绿地的道路规划

6.综合性公园设计的功能分区规划有哪些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_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有哪些

观光小火车的主题公园的提出和设计

        公园范围日益扩大,特色公园逐渐增多所谓公园就是指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等的园林。它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的作用。我国的城市公园一般可分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花园等。其中专类公园又包括动物园、植物园、文化公园、儿童公园、交通公园、体育公园等。公园的规划设计应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原则为指导,满足游憩、观赏、环境保护等功能要求。要确定公园的性质、功能、规模、在绿地系统中的地位、空间布局、环境容量、建设步骤等问题。构成公园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演变的。公园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公园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各式各样的公园屡见不鲜,尤其是出现了一些特色公园、主题公园。它们规模不同,风格不同,景色不同,投资方不同,所有权不同,但不管怎样,都给城市带来了美丽的风景,给居民提供了一个好去处。所有这些都给企业创建工业公园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工业公园必然有别于一般综合性公园,应结合企业特征,体现高大、厚重、密实、壮观、气魄等。不同的企业,其公园的定位不同,主题也不同,如IT企业倡导的是高科技、知识经济和现代气息,而传统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如首钢,则表现的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气势。工业公园创造了一种独特景观,壮观、跳跃、个性化的天际线,非一般园林所能达到,是在其他公园内所见不到的。

       火车头在我国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它那无坚不摧滚滚向前的形象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形象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记得儿时,我的家乡不通火车,我天天都梦想坐大火车。十多岁,步行百余里专程去看火车。蒸汽机车牵引着长长的货厢呼啸而来,那震撼的汽笛、庞大的车头、滚滚而来的红色巨轮和那强劲有力敲击钢轨富有节奏的声音深深嵌入我的脑海,给我以力量,给我以多少年都未曾消失的振奋和激动,回顾蒸汽机车的历史,自1814年诞生的两个世纪以来,伴随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铁道牵引机车不断地更新换代,实现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飞速跨越。中国,作为世界铁路大国之一,自1876年第一条营业性铁路建成至今,已经有120多年的发展史。我国素有“万国蒸汽机车博物馆”之称,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国产的各种车型的蒸汽机车,还可以看到历史遗留下来的外国制造的蒸汽机车。但随着蒸汽机车的淘汰,世界上越来越难以看到真实的蒸汽机车了。

儿童公园老年公园的规划设计与一般公园有何区别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全面地发挥公园的游憩功能和改善环境的作用,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各类公园设计。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附属绿地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 公园设计应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正确处理公园与城市建设之间,公园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以及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之间的关系。

       第1.0.4条 公园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市政设施等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一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第2.1.1条 公园的用地范围和性质,应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

       第2.1.2条 市、区级公园的范围线应与城市道路红线重合,条件不允许时,必须设通道使主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

       第2.1.3条 公园沿城市道路部分的地面标高应与该道路路面标高相适应,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面迳流冲刷、污染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

       第2.1.4条 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市、区级公园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适应,根据规划和交通的需要设置游人集散广场。

       第2.1.5条 公园沿城市道路、水系部分的景观,应与该地段城市风貌相协调。

       第2.1.6条 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内的用地不应按公园设计。公园用地与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相邻处,应有明显界限。

       第2.1.7条 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以外的其他架空线和市政管线不宜通过公园,特殊情况时过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选线符合公园总体设计要求;

       二、通过乔、灌木种植区的地下管线与树木的水平距离符合附录二的规定;

       三、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1.5m,从现状大树下部通过,地面不得开槽且埋深大于3m。根据上部荷载,对管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四、通过乔木林的架空线,提出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措施。

       第二节内容和规模

       第2.2.1条 公园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基本任务,并根据公园类型确定其特有的内容。

       第2.2.2条 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应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戏场和安静休憩区,也可设游戏型体育设施。在已有动物园的城市,其综合性公园内不宜设大型或猛兽类动物展区。全园面积不宜小于10h?。

       第2.2.3条 儿童公园应有儿童科普教育内容和游戏设施,全园面积宜大于2h?。

       第2.2.4条 动物园应有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游人参观、休息、科普的设施;安全、卫生隔离的设施和绿带;饲料加工场以及兽医院。检疫站、隔离场和饲料基地不宜设在园内。全园面积宜大于20h?。

       专类动物园应以展出具有地区或类型特点的动物为主要内容。全园面积宜在5~20h?之间。

       第2.2.5条 植物园应创造适于多种植物生长的立地环境,应有体现本园特点的科普展览区和相应的科研实验区。全园面积宜大于40h?。

       专类植物园应以展出具有明显特征或重要意义的植物为主要内容,全园面积宜大于20h?。

       盆景园应以展出各种盆景为主要内容。独立的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h?。

       第2.2.6条 风景名胜公园应在保护好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设置适量游览路、休憩、服务和公用等设施。

       第2.2.7条 历史名园修复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为保护或参观使用而设置防火设施、值班室、厕所及水电等工程管线,也不得改变文物原状。

       第2.2.8条 其他专类公园,应有名副其实的主题内容。全园面积宜大于2h?。

       第2.2.9条 居住区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必须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同时应照顾老人的游憩需要。居住区公园陆地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宜在5~10h?之间。居住小区游园面积宜大于0.5h?。

       第2.2.10条 带状公园,应具有隔离、装饰街道和供短暂休憩的作用。园内应设置简单的休憩设施,植物配置应考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及园外行人、乘车人对公园外貌的观赏效果。

       第2.2.11条 街旁游园,应以配置精美的园林植物为主,讲究街景的艺术效果并应设有供短暂休憩的设施。

       第三节园内主要用地比例

       第2.3.1条 公园内部用地比例应根据公园类型和陆地面积确定。其绿化、建筑、园路及铺装场地等用地的比例应符合表2.3.1的规定。

       第2.3.2条 表2.3.1中Ⅰ、Ⅱ、Ⅲ三项上限与Ⅳ下限之和不足100%,剩余用地应供以下情况使用:

       一、一般情况增加绿化用地的面积或设置各种活动用的铺装场地、院落、棚架、花架、假山等构筑物;

       二、公园陆地形状或地貌出现特殊情况时园路及铺装场地的增值。

       公园内部用地比例(%)表2.3.1(详细内容见附件)

       第2.3.3条 公园内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可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按表2.3.1规定值适当增大,但增值不得超过公园总面积的5%。

       一、公园平面长宽比值大于3;

       二、公园面积一半以上的地形坡度超过50%;

       三、水体岸线总长度大于公园周边长度。

       第四节常规设施

       第2.4.1条 常规设施项目的设置,应符合表2.4.1的规定。

       公园常规设施 表2.4.1(详细内容见附件)

       第2.4.2条 公园内不S修建与其性质无关的、单纯以营利为目的的餐厅、旅馆和舞厅等建筑。公园中方便游人使用的餐厅、小卖店等服务设施的规模应与游人容量相适应。

       第2.4.3条 游人使用的厕所面积大于10h?的公园,应按游人容量的2%设置厕所蹲位(包括小便斗位数),小于10h?者按游人容量的1.5%设置;男女蹲位比例为1~1.5∶1;厕所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50m;各厕所内的蹲位数应与公园内的游人分布密度相适应;在儿童游戏场附近,应设置方便儿童使用的厕所;公园宜设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厕所。

       第2.4.4条 公用的条凳、坐椅、美人靠(包括一切游览建筑和构筑物中的在内)等,其数量应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但平均每1h?陆地面积上的座位数最低不得少于20,最高不得超过150。分布应合理。

       第2.4.5条 停车场和自行车存车处的位置应设于各游人出入口附近,不得占用出入口内外广场,其用地面积应根据公园性质和游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确定。

       第2.4.6条 园路、园桥、铺装场地、出入口及游览服务建筑周围的照明标准,可参照有关标准执行。

       第三章 总体设计

       第一节容量计算

       第3.1.1条 公园设计必须确定公园的游人容量,作为计算各种设施的容量、个数、用地面积以及进行公园管理的依据。

       第3.1.2条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3.1.2)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人)

       第3.1.3条 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30?为宜;近期公共绿地人均指标低的城市,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可酌情降低,但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得低于15v。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100?。

       第3.1.4条 水面和坡度大于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的50%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应适当增加,其指标应符合表3.1.4的规定。

       水面和陡坡面积较大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指标 表3.4.1(详细内容见附件)

       第二节布局

       第3.2.1条 公园的总体设计应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结合现状条件对功能或景区划分、景观构想、景点设置、出入口位置、竖向及地貌、园路系统、河湖水系、植物布局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规模、造型及各专业工程管线系统等作出综合设计。

       第3.2.2条 功能或景区划分,应根据公园性质和现状条件,确定各分区的规模及特色。

       第3.2.3条 出入口设计,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公园内部布局要求,确定游人主、次和专用出入口的位置;需要设置出入口内外集散广场、停车场、自行车存车处者,应确定其规模要求。

       第3.2.4条 园路系统设计,应根据公园的规模、各分区的活动内容、游人容量和管理需要,确定园路的路线、分类分级和园桥、铺装场地的位置和特色要求。

       第3.2.5条 园路的路网密度,宜在200~380m/?之间;动物园的路网密度宜在160~300m/?之间。

       第3.2.6条 主要园路应具有引导游览的作用,易于识别方向。游人大量集中地区的园路要做到明显、通畅、便于集散。通行养护管理机械的园路宽度应与机具、车辆相适应.通向建筑集中地区的园路应有环行路或回车场地.生产管理专用路不宜与主要游览路交叉。

       第3.2.7条 河湖水系设计,应根据水源和现状地形等条件,确定园中河湖水系的水量、水位、流向;水闸或水井、泵房的位置;各类水体的形状和使用要求。游船水面应按船的类型提出水深要求和码头位置;游泳水面应划定不同水深的范围;观赏水面应确定各种水生植物的种植范围和不同的水深要求。

       第3.2.8条 全园的植物组群类型及分布,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园外的环境特征、园内的立地条件,结合景观构想、防护功能要求和当地居民游赏习惯确定,应做到充分绿化和满足多种游憩及审美的要求。

       第3.2.9条 建筑布局,应根据功能和景观要求及市政设施条件等,确定各类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和空间关系,并提出平面形式和出入口位置。

       第3.2.10条 公园管理设施及厕所等建筑物的位置,应隐蔽又方便使用。

       第3.2.11条 需要采暖的各种建筑物或动物馆舍,宜采用集中供热。

       第3.2.12条 公园内水、电、燃气等线路布置,不得破坏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电气、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设施、垃圾存放场及处理设施应设在隐蔽地带。

       第3.2.13条 公园内不宜设置架空线路,必须设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避开主要景点和游人密集活动区;

       二、不得影响原有树木的生长,对计划新栽的树木,应提出解决树木和架空线路矛盾的措施。

       第3.2.14条 公园内景观最佳地段,不得设置餐厅及集中的服务设施。

       第三节竖向控制

       第3.3.1条 竖向控制应根据公园四周城市道路规划标高和园内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提出主要景物的高程及对其周围地形的要求A地形标高还必须适应拟保留的现状物和地表水的排放。

       第3.3.2条 竖向控制应包括下列内容:山顶;最高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水底;驳岸顶部;园路主要转折点、交叉点和变坡点;主要建筑的底层和室外地坪;各出入口内、外地面;地下工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的埋深;园内外佳景的相互因借观赏点的地面高程。

       第四节现状处理

       第3.4.1条 公园范围内的现状地形、水体、建筑物、构筑物、植物、地上或地下管线和工程设施,必须进行调查,作出评价,提出处理意见。

       第3.4.2条 在保留的地下管线和工程设施附近进行各种工程或种植设计时,应提出对原有物的保护措施和施工要求。

       第3.4.3条 园内古树名木严禁砍伐或移植,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第3.4.4条 古树名木的保护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的划定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成林地带外缘树树冠垂直投影以外5.0m所围合的范围;

       2?单株树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及其外侧5.0m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20倍以内;

       二、保护范围内,不得损坏表土层和改变地表高程,除保护及加固设施外,不得设置建筑物、构筑物及架(埋)设各种过境管线,不得栽植缠绕古树名木的藤本植物;

       三、保护范围附近,不得设置造成古树名木处于阴影下的高大物体和排泄危及古树名木的有害水、气的设施;

       四、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其正常生长。

       第3.4.5条 原有健壮的乔木、灌木、藤本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应保留利用。在乔木附近设置建筑物、构筑物和工程管线,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水平距离符合附录二、三的规定;

       二、在上款规定的距离内不得改变地表高程;

       三、不得造成积水。

       第3.4.6条 有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应保留并结合到园内景观之中。

       第四章 地形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4.1.1条 地形设计应以总体设计所确定的各控制点的高程为依据。

       第4.1.2条 土方调配设计应提出利用原表层栽植土的措施。

       第4.1.3条 栽植地段的栽植土层厚度应符合附录四的规定。

       第4.1.4条 人力剪草机修剪的草坪坡度不应大于25%。

       第4.1.5条 大高差或大面积填方地段的设计标高,应计入当地土壤的自然沉降系数。

       第4.1.6条改造的地形坡度超过土壤的自然安息角=,应采取护坡、固土或防冲刷的工程措施。

       第4.1.7条 在无法利用自然排水的低洼地段,应设计地下排水管沟。

       第4.1.8条 地形改造后的原有各种管线的覆土深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节地表排水

       第4.2.1条 创造地形应同时考虑园林景观和地表水的排放,各类地表的排水坡度宜符合表4.2.1的规定。

       第4.2.2条 公园内的河、湖最高水位,必须保证重要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动物笼舍不被水淹。

       各类地表的排水坡度(%)表4.2.1 (详细内容见附件)

       第三节水体外缘

       第4.3.1条 水工建筑物、构筑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水体的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及闸门的标高,应保证适宜的水位和泄洪、清淤的需要;

       二、下游标高较高至使排水不畅时,应提出解决的措施;

       三、非观赏型水工设施应结合造景采取隐蔽措施。

       第4.3.2条 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第4.3.3条 溢水口的口径应考虑常年降水资料中的一次性最高降水量。

       第4.3.4条 护=顶与常水位的高差,应兼顾景观、安全、游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体冲刷。

       第五章 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

       第一节园路

       第5.1.1条 各级园路应以总体设计为依据,确定路宽、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线形以及路面结构。

       第5.1.2条 园路宽度宜符合表5.1.2的规定。

       园路宽度(m) 表5.1.2 (详细内容见附件)

       第5.1.3条 园路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

       二、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三、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

       第5.1.4条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第5.1.5条 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拦设施。

       第5.1.6条 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

       第5.1.7条 园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第5.1.8条 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宜设通行复线;必须沿原路返回的,宜适当放宽路面。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休憩的场所及护拦设施。

       第5.1.9条 园路及铺装场地应根据不同功能要求确定其结构和饰面。面层材料应与公园风格相协调,并宜与城市车行路有所区别。第5.1.10条 公园出入口及主要园路宜便于通过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其宽度及坡度的设计应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中的有关规定。

       第5.1.11条 公园游人出入口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总宽度符合表5.1.11的规定;

       公园游人出入口总宽度下限(m/万人) 表5.1.11 (详细内容见附件)

       二、单个出入口最小宽度1.5m;

       三、举行大规模活动的公园,应另设安全门。

       第二节铺装场地

       第5.2.1条 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确定各种铺装场地的面积。铺装场地应根据集散、活动、演出、赏景、休憩等使用功能要求作出不同设计。

       第5.2.2条 内容丰富的售票公园游人出入口外集散场地的面积下限指标以公园游人容量为依据,宜按500?/万人计算。

       第5.2.3条 安静休憩场地应利用地形或植物与喧闹区隔离。

       第5.2.4条 演出场地应有方便观赏的适宜坡度和观众席位。

       第三节园桥

       第5.3.1条 园桥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确定通行、通航所需尺度并提出造景、观景等项具体要求。

       第5.3.2条 通过管线的园桥,应同时考虑管道的隐蔽、安全、维修等问题。

       第5.3.3条 通行车辆的园桥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荷载等级可按汽车―10级计算。

       第5.3.4条 非通行车辆的园桥应有阻止车辆通过的措施,桥面人群荷载按3.5kN/?计算。

       第5.3.5条 作用在园桥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和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均按1.0kN/m计算。

       第六章 种植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6.1.1条 公园的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的墙体、构筑物可布置垂直绿化。

       第6.1.2条 种植设计应以公园总体设计对植物组群类型及分布的要求为根据。

       第6.1.3条 植物种类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适应栽植地段立地条件的当地适生种类;

       二、林下植物应具有耐阴性,其根系发展不得影响乔木根系的生长;

       三、垂直绿化的攀缘植物依照墙体附着情况确定;

       四、具有相应抗性的种类;

       五、适应栽植地养护管理条件;

       六、改善栽植地条件后可以正常生长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种类。

       第6.1.6条 绿化用地的栽植土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栽植土层厚度符合附录四的数值,且无大面积不透水层;

       二、废弃物污染程度不致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三、酸碱度适宜;

       四、物理性质符合表6.1.4的规定;

       五、凡栽植土壤不符合以上各款规定者必须进行土壤改良。

       第6.1.5条铺装场地内的树木其成年期的根系伸展范围,应采用透气性铺装。

       土壤物理性质指标 表6.1.4 (详细内容见附件)

       第6.1.6条 公园的灌溉设施应根据气候特点、地形、土质、植物配置和管理条件设置。

       第6.1.7条 乔木、灌木与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距离,应符合附录二、三的规定。

       第6.1.8条 苗木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规定苗木的种名、规格和质量;

       二、根据苗木生长速度提出近、远期不同的景观要求,重要地段应兼顾近、远期景观,并提出过渡的措施;

       三、预测疏伐或间移的时期。

       第6.1.9条 树木的景观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郁闭度

       1?风景林地应符合表6.1.9的规定;

       风景林郁闭度 表6.1.9 (详细内容见附件)

       2?风景林中各观赏单元应另行计算,丛植、群植近期郁闭度应大于0.5;带植近期郁闭度宜大于0.6。

       二、观赏特征

       1?孤植树、树丛:选择观赏特征突出的树种,并确定其规格、分枝点高度、姿态等要求;与周围环境或树木之间应留有明显的空间;提出有特殊要求的养护管理方法。

       2?树群:群内各层应能显露出其特征部分。

       三、视距

       1?孤立树、树丛和树群至少有一处欣赏点,视距为观赏面宽度的1.5倍和高度的2倍;

       2?成片树林的观赏林缘线视距为林高的2倍以上。

       第6.1.10条 单行整形绿篱的地上生长空间尺度应符合表6.1.10的规定。双行种植时,其宽度按表6.1.10规定的值增加0.3~0.5m。

       各类单行绿篱空间尺度(m) 表6.1.10 (详细内容见附件)

       第二节游人集中场所

       第6.2.1条 游人集中场所的植物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游人活动范围内宜选用大规格苗木;

       二、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

       三、不应选用在游人正常活动范围内枝叶有硬刺或枝叶形状呈尖硬剑、刺状以及有浆果或分泌物坠地的种类;

       四、不宜选用挥发物或花粉能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种类。

       第6.2.2条 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内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2m。

       第6.2.3条 儿童游戏场的植物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乔木宜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50%;

       二、活动范围内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1.8m。

       第6.2.4条 露天演出场观众席范围内不应布置阻碍视线的植物,观众席铺栽草坪应选用耐践踏的种类。

       第6.2.5条 停车场的种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

       二、庇荫乔木枝下净空的标准:

       1?大、中型汽车停车场:大于4.0m;

       2?小汽车停车场:大于2.5m;

       3?自行车停车场:大于2.2m。

       三、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5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

       第6.2.6条 成人活动场的种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宜选用高大乔木,枝下净空不低于2.2m;

       二、夏季乔木庇荫面积宜大于活动范围的50%。

       第6.2.7条 园路两侧的植物种植

       一、通行机动车辆的园路,车辆通行范围内不得有低于4.0m高度的枝条;

       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园路边缘种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宜选用硬质叶片的丛生型植物;

       2?路面范围内,乔、灌木枝下净空不得低于2.2m;

       3?乔木种植点距路绿应大于0.5m。

       第三节动物展览区

       第6.3.1条 动物展览区的种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有利于创造动物的良好生活环境;

       二、不致造成动物逃逸;

       三、创造有特色植物景观和游人参观休憩的良好环境;

       四、有利于卫生防护隔离。

       第6.3.2条 动物展览区的植物种类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有利于模拟动物原产区的自然景观;

       二、动物运动范围内应种植对动物无毒、无刺、萌发力强、病虫害少的中慢长种类。

       第6.3.3条 在笼舍、动物运动场内种植植物,应同时提出保护植物的措施。

       第四节植物园展览区

       第6.4.1条 植物园展览区的种植设计应将各类植物展览区的主题内容和植物引种驯化成果、科普教育、园林艺术相结合。

       第6.4.2条 展览区展示植物的种类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对科普、科研具有重要价值;

       二、在城市绿化、美化功能等方面有特殊意义。

       第6.4.3条 展览区配合植物的种类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能为展示种类提供局部良好生态环境;

       二、能衬托展示种类的观赏特征或弥补其不足;

       三、具有满足游览需要的其他功能。

       第6.4.4条展览区引入植物的种类,应是本园繁育成功或在原始材料圃内生长时间较长、基本适应本地区环境条件者。

       第七章 建筑物及其他设施设计

       第一节建筑物

       第7.1.1条 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材料、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公园总体设计的要求。

       第7.1.2条 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造园要素统一协调;

       二、层数以一层为宜,起主题和点景作用的建筑高度和层数服从景观需要;

       三、游人通行量较多的建筑室外台阶宽度不宜小于1.5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30c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6cm;台阶踏步数不少于2级;侧方高差大于1.0m的台阶,设护拦设施;

       四、建筑内部和外缘,凡游人正常活动范围边缘临空高差大于1.0m处,均设护拦设施,其高度应大于1.05m;高差较大处可适当提高,但不宜大于1.2m;护拦设施必须坚固耐久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其竖向力和水平荷载应符合本规范第5.3.5条的规定;

       五、有吊顶的亭、廊、敞厅,吊顶采用防潮材料;

       六、亭、廊、花架、敞厅等供游人坐憩之处,不采用粗糙饰面材料,也不采用易刮伤肌肤和衣物的构造。

       第7.1.3条 游览、休憩建筑的室内净高不应小于2.0m;亭、廊、花架、敞厅等的楣子高度应考虑游人通过或赏景的要求。

       第7.1.4条 管理设施和服务建筑的附属设施,其体量和烟囱高度应按不破坏景观和环境的原则严格控制;管理建筑不宜超过2层。

       第7.1.5条 “三废”处理必须与建筑同时设计,不得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

       第7.1.6条 残疾人使用的建筑设施,应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

       第二节驳岸与山石

       第7.2.1条 河湖水池必须建造驳岸并根据公园总体设计中规定的平面线形、竖向控制点、水位和流速进行设计。岸边的安全防护应符合本规范第7.1.2条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

       第7.2.2条 素土驳岸

       一、岸顶至水底坡度小于100%者应采用植被覆盖;坡度大于100%者应有固土和防冲刷的技术措施;

       二、地表迳流的排放及驳岸水下部分处理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7.2.3条 人工砌筑或混凝土浇注的驳岸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寒冷地区的驳岸基础应设置在冰冻线以下,并考虑水体及驳岸外侧土体结冻后产生的冻胀对驳岸的影响,需要采取的管理措施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二、驳岸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的规定。

       第7.2.4条 采取工程措施加固驳岸,其外形和所用材料的质地、色彩均应与环境协调。

       第7.2.5条 堆叠假山和置石,体量、形式和高度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假山的石料应提出色彩、质地、纹理等要求,置石的石料还应提出大小和形状。

       第7.2.6条 叠山、置石和利用山石的各种造景,必须统一考虑安全、护坡、登高、隔离等各种功能要求。

       第7.2.7条 叠山、置石以及山石梯道的基础设计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定》(GBJ7)的规定。

       第7.2.8条 游人进出的山洞,其结构必须稳固,应有采光、通风、排水的措施,并应保证通行安全。

       第7.2.9条 叠石必须保持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山石衔接以及悬挑、山洞部分的山石之间、叠石与其它建筑设施相接部分的结构必须牢固,确保安全。山石勾缝作法可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公园规划的分区怎么分吗?

       面向不一样,游玩不一样。

       1、面向不一样。儿童公园设计的是儿童方向,而老年公园,面向的是老年人设计,一般公园设计是大众化公园。

       2、游玩不一样。儿童公园设计的是游戏设施,产生消费地方,而老年公园,设计的是树木花草,产生新鲜空气可以修养身心的,一般公园,是大众化的。

森林公园规划、森林公园策划、森林公园设计怎样有特色?

       无论是城市公园还是乡村特色公园,现在越来越成为了广大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茶余饭后散散步下下棋的休闲场所,可以很好的享受周围的美好环境和安静的氛围,鸟语花香的直观体验,而且随着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公园也成为了城市中为数不多的相对比较干净的地方了,而且公园里的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质量也有很大的好处和作用。一般景区的大致分区如下:

       1、科普文化和娱乐区

       主要是为了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使游客在游玩中接触到多种多样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不断增添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内在层次,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该区特点是活动场所比较多,活动样式也多,富有多样性。

       2、户外体育活动区

       该区主要是为了提升游人的综合身体素质,提供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和室外活动场所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由于会有很多人进行体育活动,所以会比较吵闹,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区域游人的休闲状态,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距离合理的分布这些设施区域。做到动静分离,相互之间不受干扰。

       3、儿童活动区

       主要是为了给儿童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和设施,增强儿童的身心健康,设施的尺寸大小和色彩等各个方面都要符合儿童的体验满意度和内心世界,应该设立在公园比较醒目的位置并在合适的地方配置一些有趣的雕塑等来营造整体的氛围。

       4、游览休息区

       公园不但要给游人提供游览游玩的地方和设施,也要在游客劳累的时候提供场所休息,它的位置应该设置在离那些娱乐和运动场所较远的地方,而且要求环境安静不被别人打扰,往往可以在树荫出和低洼地带设立休息场所和读书阅览的区域。做到动静结合,有动有静的综合体验性的公园规划。

       5、公园管理区

       该区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公园的管理和日常维护等工作,多设置在公园入口和区域转折处,因为方便为游人提供咨询等服务,提高游人的内心满意度。

       汤俊,现任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

       旅游项目要规划,要方案,要创意,怎么办?

       关注公众号:创行合一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咨询老师:bjtj1717

       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专注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农场、民宿、农家乐等旅游规划与策划设计,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缔造一个全方位的生态链互动平台。

园林绿地的道路规划

       森林公园专项规划

       1.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用地多为自然的山峰、山谷、林地、水面,是在一定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特殊的营林措施和园林艺术手法,突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和自然景观。因此,在进行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林木植被资源,对现有林木进行合理地改造和艺术加工,使原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适应森林游憩的需求,突出其森林景观。如果忽视这点,在森林公园中大兴土木,加入过多的人工因素,则会使森林公园丧失其自然、野趣的特征与优势。

       在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中,应注意林道及林缘、林中空地、林分季相和透景线、眺望点等几个方面的规划设计。

       2.森林公园游览系统规划

       在森林公园内组织开展的各种游憩活动项目应与城市公园有所不同,应结合森林公园的基本景观特点开展森林野营、野餐、森林浴等在城市公园中无法开展的项目,满足城镇居民向往自然的游憩需求。依据森林公园中游憩活动项目的不同可分为:典型性森林游憩项目,如森林野营、野餐、森林浴、林中骑马、徒步野游、自然采集、绿色夏令营、自然科普教育、钓鱼、野生动物观赏、森林风景欣赏等;一般性森林游憩项目,如划船、游泳、自行车越野、爬山、儿童游戏、安静休息等。

       开展各种森林游憩活动对森林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不适当的建设项目、不合理的游人密度会对森林游憩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游览系统规划中必须预测出各项游憩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从而在规划中采用相应的方法,在经营管理上制定不同的措施。

       3.森林公园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森林公园除与主要客源地建立便捷的外部交通联系外,其内部道路交通必须满足森林旅游、护林防火、环境保护,以及森林公园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森林公园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应注意游览道路的选线、走向和引导作用,根据游客的游兴规律,组织游览程序,形成起、承、转、合的序列布局。应结合森林公园的具体环境特点,开发独具情调和特色的交通工具。

       森林公园内应尽量避免有地方交通公路通过。必须通过时,应在公路两侧设置30-50m宽的防护林带。面积大的森林公园应设有汽车道、自行车道、骑马道及游步道,按其使用性质可将森林公园内的道路分为主干道、次路、游步道三种。一般道路应占全园面积的20/0~3%,在游人活动密集区可占50%~lO%o.

       (1)主干道。是森林公园与国家或地方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其宽度为5~7m,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

       (2)次路。是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区、景区的道路。宽度为3~5m,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

       (3)游步道。是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宽度为1~3m,纵坡宜小于18%.

       4.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规划

       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主要包括餐饮、住宿、购物、医疗、导游标志等。休憩、服务性建筑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等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统一协调。建筑高度应服从景观需要,一般以不越过林木高度为宜,休憩服务性建筑用地不应超过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的2%.宾馆、饭店,休、疗养院,游乐场等大型永久性建筑,必须建立在游览观光区的外围地带,不得破坏、影响景观。

       (1)餐饮。餐饮建筑设计应符合JCJ64-198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2)住宿。应根据旅客规模及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合理确定旅游床位数。旅游床位建设标准宜符合下列要求:高档28~30平方米/床;低档8~12平方米/床。森林公园中的住宿设施,除建设永久性的宾馆、饭店外,应注重开发森林野营、帐篷等临时性住宿设施,做到永久性与季节性相结合,突出森林游憩的特色。

       (3)购物。购物建筑应以临时性、季节性为主,其建筑风格、体量、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4)医疗。森林公园中应按景区建立医疗保健设施,以便对游客中的伤病人员及时救护。医疗保健建筑应与环境协调统一。

       (5)导游标志。森林公园的境界、景区、景点、出人口等地应设置明显的导游标志。导游标志的色彩、形式应根据设置地点的环境、提示内容进行设计。

       5.森林公园保护工程规划

       (1)森林公园火灾的防护。开展森林游憩活动,对森林植被最大的潜在威胁是森林火灾,游人吸烟和野炊所引起的森林火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森林火灾会毁灭森林内的动、植物,火灾后的木灰有时会冲入河流使大批鱼群死亡,森林火灾还会使游憩设施受损、游客受到伤害。

       森林公园火灾的防护措施及方法有:

       1)在规划设计时,对于森林火灾发生可能性大的游憩项目,如野营、野炊等,应尽可能选择在林火危险度小的区域。林火危险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林木组成及特性、郁闭度、林龄、地形、海拔、气候条件等因素。

       2)对于野营、野餐等活动应有指定地点并相对集中,避免游人任意点火而对森林造成危害。同时,对野营、野餐活动的季节应进行控制,避免在最易引起火灾的千旱季节进行。

       3)在野营区、野餐区和游人密集的地区,应开设防火线或营建防火林带。防火线的宽度不应小于树高1.5倍。但从森林公园的景观要求来看,营建防火林带更为理想。防火带应设在山脊或在野营地、野餐地的道路周围。林分以多层紧密结构为好,防火林带应与当地防火季的主导风向垂直。

       4)森林公园中的防火林带应尽量与园路结合,可以保护主要游览区不受邻近区域火灾的影响。同时,方便的道路系统也为迅速扑灭林火提供保障。

       5)在森林公园规划和建设中,应建立相应的救火设施和系统。除建立防火林带、道路系统外,还应增设防火通信设施,加强防火、救火组织和消防器材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游人和职工的管理教育,加强防火宣传,严格措施,防患于未然。

       (2)森林公园病虫害防护。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给游人一个优美的森林环境是森林公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方法如下。

       1)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营造针阔混交林是保持生态平衡和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基本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实现抗病育种。

       2)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根据不同的森林类型、生态结构状况,适时地采用营林措施。及时修枝,抚育,间伐,林地施肥,招引益鸟、益兽等,可长期保持森林的最佳环境生态。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防治害虫,通过一系列生物控制手段,打破原来害虫与天敌之间形成的数量平衡关系,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相对平衡。

       4)物理、化学防治。物理方法主要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而化学防治只是急救手段。近几年来,高效、低毒、残效期长、内吸性和渗透性强的杀菌剂、烟剂、油剂及超低量喷雾防治技术有所进步。

       6.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系统规划

       森林公园内的水、电、通信、燃气等布置,不得破坏、影响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电气、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设施应设在隐蔽的地带。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工程应尽量与附近城镇联网,如经论证确有困难,可部分联网或自成体系,并为今后联网创造条件。

       (1)给、排水。森林公园给水工程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造景用水和消防用水。给水方式可采用集中管网给水,也可利用管线自流引水,或采用机井给水。给水水源可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水源水质要求良好,应符合GB5749-200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源地应位于居住区和污染源的上游。排水工程必须满足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雨水排放的需要。排水方式一般可采用明渠排放,有条件的应采用暗管渠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体或洼地。给、排水工程设计包括确定水源,确定给、排水方式,布设给、排水管网等。

       (2)供电。森林公园的供电工程,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维护方便。供电电源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现有电源,在无法利用现有电源时,可考虑利用水利或风力自备电源。供电线路铺设一般不用架空线路,必须采用时尽量沿路布设,避开中心景区和主要景点。供电工程设计内容包括用电负荷计算、供电等级、电源、供电方式确定、变(配)电所设置、供电线路布设等。

       (3)供热。森林公园的供热工程,应贯彻节约保护环境、节省投资、经济合理的原则。热源选择应首先考虑利用余热,供热方式以区域集中供热为主。集中供热产生的废渣、废水、烟尘应按“三废”排放标准进行处理和排放。供热工程设计为热负荷计算、供热方案确定、锅炉房主要参数确定等。

       (4)通信。通信包括电信和邮政两部分。森林公园的通信工程应根据其经营布局、用户量、开发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统筹规划,组成完整的通信网络。电信工程应以有线为主,有线与无线相结合。邮政网点的规划应方便职工生活,满足游客要求,便于邮递传送。通信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方案选定、通信方式确定、线路选定、设施设备选型等。

       森林公园从无到有必须先策划、再规划设计,最后运营管理的动态过程。

       先策划明确定位主题:森林公园有级别,国家级、省市级,对标明确短板。同时针对市场和客群需求,依托森林负氧离子较高的优势,在满足基本观景、游览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康养+,比如石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以六养为原则,将观赏、运动、疗养、文化等功能形成康养项目,引领康养石柱的发展。

       规划设计以爆点、留白为要点:针对核心客群、地域文化在主要节点上设置爆点主题项目,打造网红吸引人气;特别是儿童项目,比如重庆壁山儿童公园。留白是在各主题区域留出未来可再拓展的项目位置,不需要将整个公园占满,以满足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运营需要智慧+互联网+:通过智慧设施和管理系统的建设管理,让游客感受到便利。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打造知名度。

       动态提升: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应该结合不同时期对公园进行提档升级,与时俱进。

       一般而言,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是将策划、规划、设计、运营集于一体的,可将四者整合打包形成森林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要做到整体有特色,可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市场客群

       森林旅游开发一定要关注市场客群来源。首先明确森林公园所处的地理区位,其面对的主要市场群体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中小城市,是否有境外游客,客群中是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还是青少年居多,确定特定的客源市场后,针对特定对象匹配特定的策划产品与风格设计,保证旅游产品的特色共计才会赢得市场口碑。

       2、策划重创意

       在充分考虑场地的资源特性、文化属性的基础上,新、奇、特的策划创意产品很容易赢得市场的认可。错落有致的林木条件可以创造多变的游乐空间,如盘旋空中的钢木结合的空中漫步廊道,空中木屋,眺望塔等产品,都会获得用户的喜爱。利用场地现有的资源,改造成参与性的小型商业点也会成为游客的打卡地。总之,一个富有创意特色的策划一定是结合现状资源,实事求是的可执行的方案。

       3、规划重落地

       场地的用地性质是规划落地的先决条件。一般对于森林公园其在用地性质上属于林地,相关政策法规对其有一定的开发限制,用地面积的3-5%可用做建设开发用地,但会有一定的面积上限。规划过程中应明确各运营项目性质,哪些一定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哪些不占用利用林地性质即可用来设计。此外,规划过程中的功能分区,景观分区等特色构建,务必考虑场地地形条件、项目性质道路交通组织,车行动线与步行游憩动线最好分开,减少彼此干涉。各动线又能将各类项目彼此连接,实现游憩过程中的不同体验。

       4、设计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精致的设计不但提高游客的吸引力,也会弥足其他的不足。对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可充分利用木结构、竹结构、石结构及钢结构等生态性材质结构,实现设计的绿色环保性要求,此过程中也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打造幻影森林的现代时尚效果。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城市森林规划结合城市的特色打造在突出森林的情况下也要把公园打造出来森林的话可以弄一些醋儿高大的树木如果这个城市事某种水果的也可以在公园种植某种花卉的一只公园要适合各种人群小孩的玩乐年轻人的轻松中年人的宁静老年人的锻炼等等不要太乱森林公园不要打造成小花园就行要整洁在不是很空旷的情况下让人感觉有安全感。还要结合城市文化特色综合突出但不要放入太多元素要找好自己城市的定位进行铺设。

       要具有当地或是你所在省的特色,给人一种眼前一亮能吸引人的。

       城市森林公园规划策划,最主要还是要提倡绿色无污染能净化空气和心灵,给人一种舒适,热闹但文明的环境。毕竟现在城市对垃圾分类很重视,规划里应该还要设置垃圾分类点。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环境,文明,特色,历史,等等

       森林公园规划、森林公园策划、森林公园设计-绿维创景-设计的比较有出色,绿维创景专注于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研究,提供旅游景区文化提升与情境体验创新、文化遗产、大遗址、历史文化古城、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浮触第吠郢杜电森钉缉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项目的策划、规划、设计及投资运营咨询全程专业服务。浙江省遂昌县王村口红色古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浙江省遂昌县独山古村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永安长城景区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海南永庆佛教文化景区全案策划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策划与设计方案。

综合性公园设计的功能分区规划有哪些

        园林绿地的道路规划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

        1.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1.1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1.2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1.3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1.4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汀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2.功能与特点

        2.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2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3.园路规划原则

        3.1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

        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另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主。游园的方式、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与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还要理解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

        园路广场的占地比例:在儿童公园、专卖公园、居住区公园一般可占10%-20%,在带状绿地,小游园可占10%-15%,其它专卖公园可占10%-15%。详见下表

        公园类别 园路广场% 活动场%

        古典园林 12-15 1.5-2

        坛庙园林 10-20 1-2

        综合性公园 10-15 1.5-4

        带状综地及游园 21-30 1-1.5

        住区公园 10-20 2-5

        动物园 10-20 2.5-3

        植物园 6-8   2.5-3

        儿童公园 15-20 10-15

        近效风景区  8-102-2.5

        其它  10-202-2.5

        3.2园路的布局

        3.2.1平面成形布局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自然式园林绿地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式三种。

        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除了这些自由曲线的形式外,也有规划的几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西欧的古典园林中(如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当然采用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补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在现代园林绿地中也比较常见。

        3.2.2立面成形布局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设置坐登、椅子园路外延边界,除此之外,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3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3.4园路与建筑

        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设交接。多数情装饰品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都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根据对园路和建筑相互关系的处理和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经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二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能上能下就是我们常见的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咱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同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

        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般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园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

        3.4.2园路与水体

        中国园林常常以水平为中心,则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

        另外,还应注意滨河路的规划。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滨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观要求又较高的城市干道。因此临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宽度最好不小于5m,并尽量接近水面。如滨河路比较宽时,最好布置两条游步道,一条临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来往,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眺望。

        3.4.3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

        3.4.4园路与种植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

        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4.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4.1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在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4.2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4.3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北京西单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战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4.4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4.5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

园林规划设计常识是什么?

       公园-类型 公园分为城市公园和自然公园(见国家公园)两大类,一般使用“公园”一词,仅指城市公园而言。各国国情不同,城市公园的分类颇有差异。中国的城市公园分为:①综合公园有市级、区级、居住区级;②专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交通公园、陵园等;③花园:综合性花园、专类花园(如牡丹园、兰圃)等。

       公园-规划和设计 公园的规划和设计需要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原则为指导,以满足游憩、观赏、环境保护等功能要求。规划是统筹研究解决公园建设中关系全局的问题。如确定公园的性质、功能、规模、在绿地系统中的地位、分工、与城市设施的关系、空间布局、环境容量、建设步骤等问题。设计是以规划为基础,用图纸、说明书将整体和局部的具体设想反映出来的一种手段。

       公园最初的功能较为单纯,偏重于提供安静的休息如散步、赏景之用的环境。20世纪初叶以来,随着公园建设的发展,又增加了很多活动内容,综合性的公园一般有观赏游览、安静休息、儿童游戏、文娱活动、文化科学普及、服务设施、园务管理等内容。公园规划通常是将造景与功能分区结合,将植物、水体、山石、建筑等按园林艺术的原理组织起来,并设置适当的活动内容,组成景区或景点,形成内容与形式协调,多样统一,主次分明的艺术构图。

       构成公园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演变的。公园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绿地建设施工的前提和指导,是施工和定点放线最可靠和准确的依据。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运用植物、水体、建筑、山石、地形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艺术规律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绿地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首先考虑规划设计的意图和构思,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要求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体现不同绿地的不同特点。

       在细部设计上,要考虑到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地形园路设置的合理性,要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和投资,要研究园林建筑设施的形式、数量和设置布局的合理,远期与近期景观效果的协调等问题。

       在进行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时,必须协调好上述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园林施工人员也必须在了解园林规划设计意图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园林工程施工。

       (一)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理

       1.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1)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和情趣。

       (2)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重视科学性、艺术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3)要继承我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借鉴国外园林的有益成分,使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相结合,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和艺术创新,不断发展中国新园林。

       (4)园林规划设计要与施工和养护管理紧密联系。要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1)要根据设计绿地的功能、性质确定主题思想和造景形式,即意在笔先。例如,医院绿化就要以卫生隔离、病人疗养、创造景观为主题进行园林绿化设计。

       (2)要根据工程技术要求、经济水平、种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来进行园林设计。以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为例,耐荫植物应选择种植在背阴面、水生植物应择水而居,喜光植物要给予足够的阳光地带供其生长等。

       (3)园林绿地要按照绿地功能的不同来分隔景区。

       (4)园林设计要根据绿地原地形地貌特点,结合周围环境景色,巧于因借。设计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艺术境界。

       (5)园林规划设计要赋有诗情画意,讲求意境,这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特色。

       (二)园林艺术造景手法

       1.主景与配景手法

       突出主景的方法有:

       (1)主景升高法。

       (2)中轴对称法。

       (3)风景视线的焦点或终点法。

       (4)动势集中,众星捧月法,即把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烘托主景。

       (5)中心、重心法,即把主景设置在园林中的几何中心或相对重心部位。

       (6)渐次法,即把主景安排在动态景观序列的终点。

       2.对景与障景手法

       (1)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位。例如,广场焦点、入口对面、湖池对面等。

       (2)障景:在园林绿地中遮挡视线、引导空间的屏障景物。

       3.夹景与框景手法

       (1)夹景:在游人视野中,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

       (2)框景:四周围框而中间观景。

       4.层次与景深手法

       景观分为前景、中景、背景或近景、远景,从而体现出景观的层次感,有景深效果。

       5.借景手法

       借景是将园外景物“借”到园内,融为整体景观范围的方法。可分为借物、借声、借色、借香等方法。

       6.点景手法

       点景是园林中对景物的命名、题咏和导游介绍。点景方式有楹联、匾额、石碑、石刻、宣传装饰等。

       在我国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中,各种的楹联、诗词和景点命名,都是点景应用的范例。例如,苏州园林中的“与谁同坐轩”(对:清风明月我)、爱晚亭等,以及黄山的迎客松、颐和园的万寿山等,都是应用命名的方式来点明主题的。

       (三)园林规划设计的形式

       1.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又称为整形式、建筑式或图案式园林,是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作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例如,北京的天坛公园、天安门广场绿地,南京的中山陵,大连的斯大林广场,杭州的岳庙等,都属于规则式园林。规则式园林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地形、地貌平整,或呈阶梯状平面,地形纵剖面均由直线组成。

       (2)水体外形轮廓为几何形,驳岸整齐。在园林中常见的水景类型以整形式水池、壁泉、喷泉、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主体。

       (3)建筑常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建筑群的布局也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方法,并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来控制全园。

       (4)园林中的道路广场的外形轮廓也为几何形或规则式,并以对称或规整式的建筑群、林带、树墙等来围成封闭的草坪和广场空间,道路多由直线、折线或几何曲线组成。

       (5)花卉布置多为图案式毛毡花坛、花境为主,或组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种植为行列对称,以绿篱、绿墙来划分空间。有时树木也进行整形式修剪。

       2.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这一类园林,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例如,我国留存至今并发扬光大的古代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等,现代园林——北京的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广州的草暖公园,天津的水上公园,上海的长风公园等,都属于自然式园林的范畴。自然式园林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地形地势多利用自然地貌,或自然的地形与人工的山丘水面相结合。地形断面起伏,成缓和曲线。

       (2)水体形式多以溪流、池塘、瀑布、叠水、湖泊等作为同林水景主题。驳岸线自然,多采用自然山石堆砌或做成缓坡状。

       (3)建筑群不要求左右对称,个体外形也不要求对称,全园不用建筑对称轴线来控制。

       (4)道路广场采用自然形状,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山石、自然形式的树丛、林带等来组织空间。道路采用自然式的平、竖曲线。

       (5)花卉栽植多用花丛、自然式花带等。一般不用绿篱和毛毡花坛。

       (6)树木以孤植、丛植、群植、林植为主,不讲求行列对称。多采用自然式种植形式,充分展现园林植物的自然美。

       3.混合式园林

       混合式园林是规则式园林与自然式园林相结合的园林形式。在园林绿地中,绝对规则式或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一般并不多见,常常是两种形式的结合。我们所说的规则式园林或自然式园林,也不过是看全园整体布局上是以规则式占主体,还是以自然式占主体了。

       (四)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类型

       园林规划设计一般包括有公共绿地绿化设计、城市社区道路绿化设计、居住区(社区)绿化设计、单位附属绿地绿化设计以及宾馆庭院、公共建筑、各类公园、风景区的园林规划设计等主要类型。

       1.公共绿地绿化设计

       (1)公共绿地绿化设计:公共绿地绿化是城市社区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市政投资,经过艺术布局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园林设施,对市民公共开放,供市民游览、观赏、休憩及开展文体活动,以美好城市社区、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园林绿化。

       (2)公共绿地的设计类型:公共绿地的设计类型有公园,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体育公园,街心广场,纪念性园林等。

       (3)公共绿地的设计原则:

       1)必须以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主,强调植物造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2)要体现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经济性。巧于组景,创造特色。

       3)要体现地方园林特色和风格,不同绿地有不同景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4)总体设计要注重利用现状自然条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使园景与街景融为一体。要避免景观的简单堆砌和重复。

       5)依据城市社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设计要满足不同层次和年龄段游人的活动内容需要。应根据需要设置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文化交流区、安静休息区等。

       2.道路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是以“线”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城市社区各个角落的城市社区绿化形式。联系着城市社区绿地中分散的“点”和“面”,组成完整的城市社区绿地系统。

       (1)城市道路绿地:城市道路绿地主要是指城市街道绿地、花园林荫道、滨河道,以及穿过市区的公路、铁路、高速干道、立交桥等交通设施的防护绿地。

       (2)道路绿化的设计主要类型:包括行道树绿化,道路林荫带,交叉路口中心岛绿化,立交桥绿化,高速干道绿化,滨河路绿地。

       3.居住区(社区)绿化设计

       居住区绿化最接近居民,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是使用率最高的绿地类型之一。居住区绿地在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创造景观环境、通过户外活动场所、积极卫生防护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

       (1)居住区绿地的设计类型:居住区绿地分为集中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楼间绿地),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地,公共建筑及配套设施绿地。

       (2)居住区绿地的设计原则:

       1)科学原则:要与居住区总体规划同步,以保证居住区绿地面积的科学合理;要充分利用居住区原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要以绿化为主,注重改善环境;要以乡土树种和养护简便的植物为主要植物素材,适地适树,合理设计植物群落;要与居住区的建筑风格和布局相协调一致。

       2)生态效益原则:改善小区整体生态环境。

       3)美观原则: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理论,借鉴现代城市社区景观和环境艺术设计手法提高设计水平和审美情趣。

       4)实用原则:力求绿地设计方便实用,提高绿地和各类环境设施的使用率。

       5)经济原则:考虑降低建设工程投资和后期养护费用。

       4.单位附属绿地绿化设计

       (1)单位附属绿地的设计类型:单位附属绿地设计主要包括机关、厂矿、学校、医院等具有专属性质,为特殊人群服务的绿地设计。

       (2)单位附属绿地的设计原则:

       1)根据不同单位附属绿地的性质、地段和服务对象进行设计。

       2)以植物造景为主,尽可能利用和满足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3)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达到减弱或消除一切外在的,不利于健康和环境美化的因素。

       4)创造优美的园林环境。

       (3)单位附属绿地植物选择:

       1)杀菌植物:例如,油松、白皮松、雪松、侧柏、樟树、桉树等。

       2)抗污染植物:例如,臭椿、柳树等。

       3)抗逆性强的植物。

       4)无污染植物。

       今天关于“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儿童公园规划设计要点”,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